
穩定土拌和站廠家分析如何做好混凝土雨天生產與施工

(一)降雨對混凝土生產的影響
對于露天存放砂、石骨料的混凝土生產企業,降雨會造成砂、石的骨料含水量增大。雖然有的混凝土生產設備有自動檢測的骨料含水的功能,但降雨造成骨料表層與中下部含水的差異,常常使設備自動調整的反應變慢(主要是傳感器被泥沙包裹所致)。在雨天生產混凝土時,應運用動態控制方法,要求試驗員定時測定砂子的含水率。含水率測定可近似以密度法求得:
ω=[W-W0(1-ω0)]/〔W0(1-ω0)〕
式中:ω為現砂子含水率;ω0為原砂子含水率;W0為某一容器中原砂子重量;W為同一容器中現砂子重量。
根據砂、石骨料含水率變化,及時調整混凝土生產配合比,防止骨料含水率過大造成混凝土出現離析、泌水、強度下降和強度數值離散變大等不良后果發生。
(二)混凝土雨季施工
(1)多雨季節應將防雨用品運到混凝土澆筑現場,雨衣、雨鞋發給工人,機械設備進行防雨遮蓋,同時派專人進行檢查。
(2)大雨即將來臨時,混凝土尚未澆筑到工程部位,現場人員可以根據天氣情況,暫停澆筑。夏季一般陳雨較多,只要保證混凝土在罐車內慢速攪拌,混凝土拌合物可以存放一段時間,待雨后澆筑。
(3)在混凝土未澆筑前,突遇遇大雨,,雨后應排除模板內的積水,但應注意柱、墻等結構的混凝土施工縫處凹凸不平,凹處的積水應給予重視,防止澆筑混凝土后施工縫處的局部的水膠比較大,降低了接縫處混凝土的抗剪強度,因此在澆筑混凝士前應采用壓縮空氣將施工縫處積水清除。
(4)對于已經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梁、板結構,在大雨來臨前,對板面部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振搗并立即進行薄膜覆蓋,防止雨水沖刷其表層。
(5)剛澆筑的柱、墻結構,因為其頂部均伸出相當長度的鋼筋,要做到切實覆蓋嚴密有困難,需用塑料薄膜或其他柔性不透水材料,在柱墻鋼筋之間塞入,將混凝土頂面堵嚴。
(6)雨量不大需要繼續施工時,應通知攪拌站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混凝土坍落度?;炷翝仓r,縮短作業段,每次的澆筑寬度不宜超過1.5m,同時要做到“四個隨時”,即隨時澆筑,隨時振搗,隨時搓平,隨時覆蓋塑料薄膜。
(7)雨中操作困難,降雨過程中,露天作業的工人雨水淋身,視線不清,腳底滑溜,容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,平時的要求難以執行,混凝土不密實,影響混凝土強度、抗滲性和耐久性。
(三)雨后處理
(1)降雨結束后,檢查已澆筑的混凝土,看混凝土表面有無雨水沖刷跑漿現象。有沖刷現象的混凝土結構,馬上在表層上攤鋪稠砂漿補償灰漿流失,并清理坡角,即可恢復施工。如果降雨時間長,混凝土已經初凝,則用高壓水清除表面軟弱層,再在層面上鋪砂漿。
(2)模板拆除后,檢查有無麻面、孔洞、露筋等,如果有應查找原因,及時提出處理方案。
(3)做好記錄,對出現的問題逐一匯總研究,總結經驗,杜絕再次出現。